|
|||||||||||||||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动态要闻
海南“十三五”奏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发布时间:2016/1/6 责任编辑:
□ 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标志生态建设被放在了更高的高度。“十三五”时期唱响绿色主旋律,是对海南的新要求,也是海南发展的底气所在,海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 绿色发展,是制订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一个主旋律。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全国都会高唱绿色之歌。坦率地讲,国内一些地区想要把这支主旋律唱得高吭嘹亮,可能有点力不从心。包括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十三五”期间, “绿色”是一个需要加快补齐的色块。而且,一些地方“补色”所花的代价,不亚于新增产业所产生的价值。而对于“十三五”唱好绿色主旋律,海南却是底气十足! 唱响绿色主旋律,底气要提足 唱响绿色主旋律,海南的底气何来? 底气之一,海南在绿色资源方面有雄厚的资本。众所周知,海南生态资源良好,其良好不是一时一地,而是整个海南岛。海南全省森林覆盖率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超过60%(61.9%,绿色不减反增),且空气质量、水质量同样保持在一类水平。因此,“十三五”期间,在全社会渴望绿色、寻找绿色的大背景下,海南完全可以底气十足地把绿色主旋律唱得更响。 底气之二,绿色主旋律在海南常唱常新。海南“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有一个关键词:绿色崛起。这是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战略。“绿色崛起”战略基于海南生态资源的独有优势,是“生态省建设”战略的升级版。“十二五”期间,海南围绕着“绿色崛起”,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统一规划,形成全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实现资源与项目的最佳配置:一些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绿色产业相继在海南落户;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有较大进展;集约、集群、园区化、高科技新型工业亦有新进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正朝着做优做强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产业、教育和医疗产业等方面增加开放程度;洋浦开发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新高地,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海南丰富的生态要素资源、与国家赋予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放政策等形成叠加效应,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海南“十二五”绿色崛起给海南带来绿意盎然。 底气之三,对海南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逐步形成共识。生态是天赐海南的财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保护和用好生态资源,已经成为海南人民的自觉行为。 “十二五”期间,在绿色崛起战略推动下,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在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在到达国际旅游岛最终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海南仍需高唱绿色主旋律。 唱响绿色主旋律,基调要把准 “十三五”期间,海南继续唱响的绿色之歌,首先要保住基调,在原来的音高基础上再升一下调。这是“十三五”唱响绿色主旋律要把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确保基调,就是确保海南原有的优质生态状况。中央将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海南的龙头产业,也是最有利于保护海南优质绿色资源的产业选择。换句话,要达到国际旅游岛建成的目标要求,在“十三五”就要把绿色主旋律唱得更响,把绿色文明这幅画画得更美。 怎样保护绿水青山? 一是紧紧守住生态红线。海南省从2014年开始,在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具有生态、科研、旅游价值的特殊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立法保护,严禁开发。生态红线一经划定,任何人不能侵犯。2015年省政府提出要编制完成《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这个规划应该尽快出台,并在“十三五”期间严格实施。 二是把生态补偿落实在制度上。海南的生态补偿与生态价值有些不对称,海南省的生态补偿现阶段主要是生态公益林补偿,目前海南省公益林面积为1345万亩,按每亩每年20元的标准,一年的补助额为2.69亿元,而海南省生态公益林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超过千亿(2012年为1398亿元)。现在补偿的这笔钱,只能算是管护性的补偿,无法弥补公益林所在地区因生态保护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滞后等损失。特别是作为生态核心区的中部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民生问题还很突出,不利于生态环境的长久维持和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在生态补偿上做出一篇好文章。既要向国家争取应有的生态补偿,更要出台本省的综合性补偿政策。把补偿的政策与措施制度化、常态化,并力求把补偿金直接落实到保护区居民身上。 三是大力创建生态文化。要做大做强海南的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椰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也要大力发展以海南生态和历史文化名人为题材的影视、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业;在海南居民中倡导爱海南、保护海南生态的行为,使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生活习惯。创建生态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要编制和印发《国际旅游岛中小学生态教育指导纲要》、《国际旅游岛生态教育读本》,创造“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生态教育模式,把海南每一个居民都变成生态卫士。 唱响绿色主旋律,底蕴要增厚 海南各界都欣赏这么一句话:贫穷守不住绿色。特别是全面奔小康的大背景下,倘若让守护着绿色资源的地区反而过着贫穷的日子,则有违社会公平,也会对绿色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唱响绿色主旋律,需要既保绿水青山,也造金山银山。 怎样打造金山银山?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健康产业,变旅游地产为健康地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概念,这是迎接老年社会的未雨绸缪。中改院专家初步估算,“十三五”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规模将扩大到6亿,而老年人口可能达到2.5亿。如何为这些中等收入群体及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服务,是“十三五”要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初步预计“十三五”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将达到14—16万亿元,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健康服务业市场。基于海南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海南健康服务市场的前景无限。事实上,到海南省过冬、避霾、深呼吸已经成为旅游消费新时尚,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十二五”期间,老年人在海南过冬时间,已由短期向中长期过渡,其消费结构由吃住行等低端消费向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中高端消费升级。如果海南能顺势而动,针对需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每年能吸引5%老年人来海南健康消费,将每年为海南创造约600亿元的收入。有专家分析,在“十三五”期间,将原来的旅游地产转变为健康地产,以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功能,提升传统房地产的品质和使用价值,还可以盘活空置房地产,提高我省房地产业抗风险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加快热带绿色农业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绿色食品供给不足,2012年经认证的绿色大米产量仅为同期全部大米总产量的5.5%;绿色猪肉产量仅为同期猪肉总产量的0.36%。由于我省有着清洁的土壤、空气和水资源,近年来全国对我省热带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我省要适应这一趋势,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我省优势产业和经济强项。同时,结合近年兴起的休闲农业,要把热带特色农业变成观赏农业、休闲农业。 三是加快推动文明生态村升级,建起更多美丽乡村。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有关部门同志透露,从2016年起,中央财政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约6000个美丽乡村。财政资金的注入,更多地是用于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海南要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在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与金融合作等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休闲农业的要求,在海南布点均匀地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使之成为方兴未艾的休闲旅游的品牌名片。亦可借此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户籍改革,让全岛群众变成同一个身份——居民。 四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这将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我省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要抓住我国“能源革命”的新机遇,加快发展低碳产业,重点扩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投资,使低碳经济逐步成为我省经济增长新动力。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精彩导读
|
热门图片
最新资讯
热点视频
会员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