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 找回密码 | 网站留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动态要闻
触摸未来五年海南发展新脉动
发布时间:2016/1/27    责任编辑:

——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 本报记者梁振君

新的五年,新的蓝图;新的五年,新的征程。在26日举行的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历时一年多编制完成的《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隆重出台。

这是一份主要体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多规合一”改革要求,着重阐述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三五”时期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本届人大会议的闭幕大会上,省人大代表将代表全省900多万人民,对草案进行表决。

应本报特邀,草案起草小组相关负责人、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解读,带着我们一同感受和触摸未来五年海南发展的新脉动。

7个新变化

草案:“十二五”期间,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读:“十二五”是全面深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关键历史时期,这可以用7个新变化来印证。

首先,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0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0818元,年均增长9.5%8.4%;固定资产投资3355.4亿元,年均增长2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7亿元,年均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5.1亿元,年均增长13.6%

其次,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6.127.746.2调整优化为2015年的23.123.653.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1%,提高5个百分点。

再次,生态环境建设又有新进展。修订保护林地、土地、海域、水源等法规,立法保护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护区,实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取消中部生态核心区4市县GDP考核。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森林覆盖率达6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9%

第四,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试点,行政审批制度、农垦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国资国企、农村金融、教育等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五,基础设施建设增添新动力。环岛高铁、洋浦大桥、昌江核电首台机组、海南300万吨LNG站线、红岭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中线、横线和文博高速公路、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三亚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博鳌机场、跨海联网二回工程、南渡江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建。

第六,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新提高。保持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总支出的70%以上,海南民生投入年均增长18.1%。保障房建成23.7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6.8万户,解决140万农村人口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5.2万人。

最后,社会治理显现新成效。依法加强对土地、岸线、海域、海岛、矿产等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稳步推进三沙政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乐东之变”和“学乐东、见行动”产生全国影响,鹦哥岭青年团队树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标杆。

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海南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海南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海南生态品牌擦得最亮、美誉度、影响力提升最大的五年,是海南政治生态好、风气正、干劲足的五年。

决胜小康

草案: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解读:“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努力将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这是省委省政府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要实现这一总目标,“十三五”时期,必须遵循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生态立省、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治省和坚持党的领导六大原则,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因此,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我们更加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协调发展、突出绿色发展、突出开放发展、突出共享发展;同时立足海洋大省的实际,突出实施海洋强省战略;针对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实际,突出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草案:“十三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解读:海南仍是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要改变上述状况,“十三五”期间,海南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势头。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加快三沙建设等是海南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互联网+”、海洋经济、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2060。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

全部脱贫摘帽

草案:全省47.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含20万人巩固提升),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在这场没有退路、时间紧迫的扶贫攻坚战中,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海南现行标准下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必然要求。

2018年,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我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20年,脱贫农户的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脱贫成果进一步稳固,摘帽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两大经济圈

草案:打造“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

解读:打造两大经济圈,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海南“十三五”发展和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产业升级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应的有效途径和主动选择,也是“大三亚”(三亚、陵水、乐东、保亭四个市县)区域内各市县发展实践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愿望。

我省将优化全省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打造“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实现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并进、中部保育发展。以资源利用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政策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为重点推进“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强化高端旅游、精品度假,全方位对旅游要素和旅游设施进行国际化改造,促进先行达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标准,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全域化旅游示范区。

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

草案: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重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1000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布局。

解读: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小镇,是各市县“多规合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就地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是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

我省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资源、产业条件,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旅游、互联网、医疗健康、渔业、民族文化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坚持产业的带动性,产业的发展要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并能长期受益;坚持产业的成长性,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能带来高收益的项目,即使属于成长期,也给予支持和扶持;坚持产业的生态性,无论是农业的种养加工还是旅游、医疗保健,都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基本准则;根据每个特色产业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努力做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打造百个特色产业小镇,目的是通过特色产业小镇的产业发展,使海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产业融合度有效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产城融合进一步深化,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得到强化,一批新的独具风格的风情小镇得以形成。

布局建设1000个美丽乡村,这是省政府为了消除全省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契合中央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把建设重点放在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的综合能力、文明环境的综合素质上,确保前三年取得实质性进展,后两年巩固提高。

海洋经济成重要经济增长极

草案:力争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

解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跨越已迫在眉睫。

海南管辖着南海约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在服务和融入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征程中,海南责任巨大、使命光荣。

未来五年,我省将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培育壮大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油气等海洋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管控、南海权益维护的能力,力争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

“四区一平台”

草案:推进临港经济区、临空经济区建设,致力将海南打造成“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大平台、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海南)—东盟优势产业合作示范区。

解读:作为岛屿型经济体,建省办经济特区28年来,海南经历了由建省办经济特区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两次飞跃。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改革。

海南将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南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区域合作。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全方位开展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及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密切与友城交往,提高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对全省发展的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海南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也契合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

实施健康海南行动

草案:实施健康海南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提升全省“一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

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未来五年,我省将构建“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推进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创建一批中心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提高基础医疗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每个市县按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办好县级医院,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和农场区(队)办好一所卫生室;大力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重点改革

草案:强力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解读:这些年来,海南在各重点领域的改革有进有退,有破有立,极大地拓宽了海南的发展空间,成效日趋彰显。与此同时,海南也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整合各方利益形成改革共识与合力的难度越来越大。为此,从整体的、高端的、统筹全局的角度来顶层设计改革开放的路径,找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和切入点,已成推进改革开放的紧迫任务。

省委、省政府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明确了上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通过推进改革创新增添海南发展活力动力。

同时,未来五年我省还要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如加快价格改革,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继续深化水、电、气价格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本省居民在建制镇和小城市(县城)的落户限制,逐步放宽海口等中心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

八大消费工程

草案:重点实施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养老、医疗健康、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八大消费工程。

解读:“十三五”海南经济将步入中高速增长,经济新常态下,要更加注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充分发挥海南作为国内消费的重要承接地的优势,实现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

鉴于此,我省将坚持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传统消费,创新消费模式,重点实施八大消费工程,着力完善消费市场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满意度,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到2020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40亿元,年均增长8%

同时,创新惠及外来游客和本岛居民的消费免税模式,逐步扩大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和购买额度,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品,争取将乘坐火车、轮渡离岛旅客纳入离岛免税范围。鼓励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网络购物、电子商务、远程服务等发展。

5年固投累计约2.2万亿元

草案:“十三五”期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2.2万亿元,年均增长10%

解读:海南仍处于投资主导发展阶段,扩投资、上项目仍是推动海南发展的主动力。扩大有效投资,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这就要保持好有效投资的强度与深度,提高投资有效性、针对性,在促进供给与需求对接、投资与消费衔接、项目与民生连接上,取得更大突破。

可喜的是,未来五年我省将围绕“多规合一”、国际旅游岛规划、“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三沙建设、12个重点产业、六类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五网”、百个特色产业小镇、海洋资源开发、城市内河(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将规划的重点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以增量投资促进结构调整。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草案:努力建设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解读:实践证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我省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主导产业。为此,省政府确定的12个重点产业当中,旅游业位居首位,足见其在海南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中的地位。

鉴于此,未来五年,我省将推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加速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创新旅游业态与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富有魅力的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推进旅游与免税购物、医疗康体养生、演艺娱乐、邮轮游艇、高尔夫、文体会展、婚礼节庆等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旅游+”,强力优化旅游环境,努力建设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到12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过夜游客人均停留4.2天,过夜游客人均消费3500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50万,带动间接从业人员达200万人。

百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草案: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五基地一区”,力争五年内创办100个高标准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解读:农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支柱地位,充分发挥海南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奠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水平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坚实基础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省将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天然橡胶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五基地一区”,力争五年内创办100个高标准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着力实施南繁育制种基地工程等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十大工程,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成海南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  

金融总部经济

草案:鼓励海口市、三亚市、澄迈县等市县出台金融业优惠政策,发展以资本运作、财富管理和企业服务为主的金融总部经济。

解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增强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内容,也是海南实现经济转型的路径要求。

草案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到45%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依托海口高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洋浦保税港区、三亚临空产业园、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园区,结合园区产业特色,积极吸引各类金融中介机构、配套服务机构落户,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政策落地。

培育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草案:培育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解读:海南“十三五”期间将推动医疗健康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开放医疗健康服务市场,用足用好国家赋予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殊政策并逐步扩大到全岛,培育医疗健康产业集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健康保险、体育健身等多样化的健康产业,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城市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工作。到2020年,医疗健康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全省经营性房地产占新开工面积比重不低于33%

草案:力争到2020年末,全省经营性房地产占新开工面积比重不低于33%,房地产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解读:房地产在海南经济结构中占据支柱地位,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房地产市场也进入深度调整,海南房地产去库存压力犹存,房地产转型升级日趋迫切。

鉴于此,“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统筹优化房地产空间布局。北部“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综合发展居住、旅游、商业、办公、会展等各类房地产;南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重点发展与旅游、文体、健康、医疗、养生结合的房地产;东部地区重点发展以旅游、会展、医疗、养生为特色的房地产;西部地区重点发展产业配套与旅游度假相结合的房地产;中部地区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逐步形成特色各异、互补性强的房地产空间发展格局。合理配置房地产用地规模,重点向经营性地产和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倾斜。

此外,我省将加快房地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房地产业与旅游、医疗、健康、文化、教育、商业等产业相融合、跨界发展。鼓励发展经营性房地产,逐步降低普通商品住宅开发比例。支持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加快六类产业园区建设

草案:规范高效运营旅游园区、高新技术及信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临空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健康教育园区等六类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引导向关联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平台。

解读:园区对各地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我省将推动园区复制自贸区优惠政策,实施园区“准入清单”,逐步实现重点园区建设项目零审批,构建高效运转的园区运行体制。把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美安科技新城作为试点园区,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应用到六类产业园区。

完善基础设施“五网”

草案:构建陆海空一体化互联互通“路网”,构筑现代通信“光网”,打造安全、稳定、绿色、智能“电网”,构建覆盖全省“气网”,建设全岛协调均衡生态“水网”。

解读:“十二五”期间,针对海南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实际,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作为推动国际旅游岛绿色崛起的基本支撑,在交通、电力、水利建设等方面大手笔布局,启动西环高铁、“田”字型高速公路、昌江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着眼于长远发展需要,未来五年我省将加快完善“五网”建设,重点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十大工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草案: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实现全省法规规章更加完备、法治实施更加高效、法治监督更加严密、法治保障更加有力,党内法规更加完善。

解读:没有法治保障,社会稳定就没有根基,改革发展难以顺利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乎各项事业发展全局。

有鉴于此,我省实施依法治省战略,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完善法规规章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制定并公布政府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对权力集中的重要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切实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同时,健全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国际旅游岛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精彩导读
热门图片
最新资讯

·海南智能建造技术专家论坛成功举办,“2021中国华南(海口)建博会”将于年底在海口举行

2021/10/26

·省外促会承办的2021第二届中国(海南)建博会项目通过专家评审

2021/1/21

·省外促会走访海南联泰投资有限公司

2020/11/19

·琼中沉香产业发展论坛暨沉香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琼中成功举行

2020/11/19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来琼调研化工产业发展商机并与海南省外促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0/11/3

·莫壮才会长陪同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院代表团赴文昌、乐东调研

2020/9/25

·海南省对外经济发展促进会与海南省潮商经济促进会交流学习

2020/8/26

·省外促会和党委前往文昌市光荣院开展“慰问孤儿和孤寡老人”爱心活动

2019/10/12

·海南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可期

2019/1/7

热点视频

会员新闻
友情链接: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香港海南商会 海南农垦报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商务洽谈
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海南省对外经济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 2019 Hainan Province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on Associ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滨江路76号福建大厦17楼 邮编: 570203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