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 国内贸易
深圳即将出台国资改革意见
发布时间:2014/3/24 责任编辑:
事实上,多年来深圳市国资委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率先在20家直管企业中,通过国际招标招募、债转股、引入民营背景战略股东的方式对11家直管企业进行了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改革。接下来,深圳市国资委还将研究组建新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不再直接干预企业法人的经营自主权,从而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然而,如何建立健全透明而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不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所在,深圳国资改革正步入深水区。 日前,接近深圳市国资委的一位人士透露,深圳国资改革路径日渐明晰,关于深圳市国资改革的意见已完成起草工作,目前正在根据有关意见进行修改,预计近两周就将正式出台。 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据了解到,最先可能实行股份转让的深圳投控是一家以产权管理、资本运作及投融资业务为主业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所属全资、控股企业68家,主要参股企业26家。总资产规模在深圳市属企业集团中最多,截至2012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1695亿元,旗下有通产丽星、深深房、深物业、深纺织4家A股上市公司。 “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是本轮国企改革倡导的思路之一,有利于打破国有资本垄断。此外,通过降低持股比例,也能减少国企的控股成本,以实现市场化经营。”上述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这块,深圳已实行多年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早在2006年的《深圳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十一五”战略规划》中,深圳政府已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经营机制实现根本转变。除少数承担特殊职能的以外,全面实现高度产权主体多元化,引入外资、民营、其他国有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改革目标。 深圳国资委直属企业集团共计20家,截至2013年年底,市属国企总资产达到了5827亿元。深圳国资委目前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已只剩9家企业集团,分别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远致投资公司、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改革,已有多家企业集团通过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了股权多元化经营。如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目前深圳国资委持股比例最少的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营业务的深圳市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12月底,深圳国资委持有其19.9%股份,这与国资逐步退出竞争性充分的行业的改革思路有关。 资本管理代替资产管理 “深化国企改革如何操作只是手段问题,关键是搞清楚改革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有实现管企业变成管资产的目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化国企改革,做到实质性的突破。”郭万达亦表示,政府角色转变为管资产的最好借鉴模式是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 淡马锡模式正是深圳以及各省市国资委在国企改革中一直倡导学习的,其对我国国企改革存在诸多借鉴之处,具体表现在以资本管理代替资产管理、分类持股贯彻战略规划、新型董事会建设等方面。而关于这一模式的可能性也在新一轮深圳国企改革中有所讨论。 上述接近深圳国资委的人士表示,政府希望能够减少其到企业之间的层级架构。目前,深圳国企持股模式主要是深圳国资委作为出资人,控制旗下18家一级公司,这18家一级公司又作为母公司控股多家孙公司,从而持有大量国有企业资产。以A股上市公司沙河股份为例,实际上是由国资委直管的深业集团作为控股母公司。这种国资委通过母公司持有大量国企股份的做法,一方面管理链条过长,有失效率,另外也与政企分离的原则相违背。 组建新的资本运作平台既可以通过对现有国企的控股和持股行为,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又因其处在国资委和下属企业之间形成政企分离,具有隔离作用。这种三层组织架构模式确保了国有企业能够在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以市场规律运行,参与市场竞争,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的市场化与高效率。 ![]()
![]() |
热门图片
最新资讯
热点视频
会员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