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当前位置:
政策法规 -> 对外贸易
三大“税收创新”服务自贸区
发布时间:2015/4/28 责任编辑:陈发清 胡玲 张贤修 刘淼
记者昨日从中国(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挂牌仪式上了解到,深圳地税局将从税收管理模式、优惠政策落实、征管服务手段三个方面,推出服务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 建立与国际接轨税收管理体制 据了解,在创新管理模式上,深圳地税局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税收管理体制。一是建立税收权责“正面清单”,对288项税收管理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201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和“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强化依法治税,适应前海蛇口自贸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要求。二是创新税收管理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税收管理经验,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对纳税人涉税风险进行筛选过滤,并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税收辅导和风险应对,以可数据化“管事模式”取代传统经验型“管户模式”,全面构建具有现代管理特征的税收征管体制,实现与香港税收管理的逐步接轨。 营造国际化税收发展环境 在创新政策落实上,深圳地税局将营造国际化税收发展环境。一是税收优惠做到“以报代备”,取消传统备案审批制,前海税收优惠目录率先实现“以报代备”。据悉,目前深圳地税局将“以报代备”模式拓展至54项税收优惠政策,其中,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部实现“以报代备”,并做到“网上填报、即时享受”,极大地简化了办税程序,缩短了办税时间。 二是创新税收优惠落实机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由过去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备案审批,转变到税务机关依托数据分析筛选,或自动实现,或定向向纳税人推送优惠政策提醒。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据了解,近期,为扶持前海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行业发展,深圳地税局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6条促进自贸区发展的政策建议和诉求,并与香港税务学会、中国欧盟商会等开展税收座谈,积极宣讲自贸区税收创新与优惠政策,吸引香港税务中介及海内外投资机构入驻前海,促进自贸区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 提升税收服务现代化水平 在创新服务手段上,深圳地税局将提升税收服务现代化水平。一是实现“网上办税”最大化。深圳地税局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新技术,建成电子税务局、移动税务局、微信税务局等多元化办税平台,引导纳税人少进“物理门”、多进“电子门”,滑动“指尖”即可办理纳税申报、税务咨询等业务。目前,地税16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实现网上预受理;网上业务量占地税总业务量90%,前海地税局更超过95%。 二是,“全城通办”最大化。深圳地税推出全城通办业务,纳税人可就近在全市任一地税办税大厅办理纳税申报、发票领购和登记等主要业务。目前深圳地税局能够实现全城通办的业务约占总业务90%,前海地税局达到99%。 三是“信息共享”便利化。协同工商、国税、公安等部门联合推出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印章许可证“四证合一”,使得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历时长、次数多、信息孤立的登记模式,改革为“一表申请、一次审核、四证齐发、信息共享”。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前海地税局管辖纳税户已达2.67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倍。今年以来,前海地税组织各项收入达15.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前海地税收入总数。其中,金融业税收收入10.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9倍,金融业税收收入占前海地税总收入达71%。 ![]()
![]() |
热门图片
最新资讯
热点视频
会员新闻
|
|